肝火旺盛出現的頻率會很高,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有可能出現的,多是因為飲食生活的原因導致的癥狀,這樣的情況,具體的癥狀是哪些呢?肝火旺盛的出現如果不及時治療,便會給人們帶來其他傷害。面對這些要做好哪些預防工作呢?
肝火旺盛的癥狀有哪些?
1、肝火耳聾耳鳴
耳聾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鳴善怒、面赤、口苦脅痛、耳竅脹塞、脈弦者。因肝腎同源,腎開竅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聾。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龍膽瀉肝湯等方。
2、肝火眩暈
由于腎水虧少,肝膽相火上炎所致。癥見頭暈頭痛,面紅升火,口苦目赤,舌質紅,脈弦數。可見于現代高血壓病、腦動脈粥樣硬化癥等。因肝開竅于目,肝經上行于巔頂。偏火旺者,宜清肝瀉火為主,用龍膽瀉肝湯;偏陰虛者,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地黃丸。
3、肝火不得臥
見于《病因脈治》卷三,指肝火侵擾所致的失眠。多由思慮過度、惱怒傷肝,氣火拂逆,或肝血耗傷,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則神不守舍。癥見夜臥不寧,善驚,口渴多飲,脅肋時脹,或小腹季脅引痛,痛連陰器,脈弦數。治宜疏肝清火為主,可用疏肝散或龍膽瀉肝湯等方。
4、肝火月經先期
病因郁怒傷肝,肝郁化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所致。癥見經行先期,經量時多時少,色紅或紫,或有瘀塊,乳房及小腹脹痛,煩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熱,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5、肝火上炎
是指肝火病癥中表現為上部有熱象或具有上沖性特點者,如頭暈、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甚或昏厥、發狂、嘔血等。中醫認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點,因此多表現為人體上半身的病癥。治宜疏肝降火為主,可用天麻鉤藤飲等。
肝火旺盛怎么辦?
1、保持良好的心情
盡量少生氣,遇事要冷靜,穩定情緒,時刻保持心情舒暢,保持愉悅的心情,減輕生活的壓力,無論遇上什么事不要發火生氣,以免傷肝,不給火氣上升的機會。
2、少吃甘熱性食物
避免吃易上火、甘熱性食物,以免加重肝火。辛辣、煎炸、燒烤、油膩的食物要少吃,石榴、桂圓、橘子、菠蘿、荔枝、香菇、紅薯、土豆、羊肉等都屬于甘熱性食物,在肝火旺盛期間要少吃。同時對于蒜、蔥、姜、辣椒、花椒、胡椒、酒、熏烤的食品不宜吃。
3、多吃降低肝火的食物
主要推薦的食物有苦瓜、白和綠豆湯、綠茶、黃瓜、番茄、西瓜、新鮮綠葉蔬菜、橙子、柚子、杏仁、葡萄、蘋果、山楂、草莓綠豆粥等。
4、中藥調理
預防肝火上升,可以采用簡單的中藥調理。中醫常用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綿茵陳調治。
5、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學會放松,不熬夜、不吃過冷的食物、勤洗溫水澡、適當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等,少吃或避免吃一些冰冷、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這些就是小編和大家介紹的肝火旺盛的問題,具體的癥狀,大家可以對應的看自己的上火,或者是火氣等問題,做好這些可以幫助大家恢復健康。平時大家還需要注意做好對應的調理,這樣可以幫助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