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PV到底是什么?
HPV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簡稱,分100多種亞型。其中與宮頸癌變(以及陰道癌、外陰癌等)相關的高危型至少有13種。而最常引起宮頸癌變的類型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與尖銳濕疣、皮膚疣等疾病有關。
不同的型別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根據侵犯的組織部位不同可分為:
⑴皮膚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等與尋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關;
⑵皮膚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與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有關,其他還與可能HPV感染有關的惡性腫瘤包括: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⑶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40、42、43、44、53、54等與感染生殖器、肛門、口咽部、食道黏膜;
⑷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與宮頸癌、直腸癌、口腔癌、扁桃體癌等。
2.HPV病毒與宮頸癌的“前世今生”
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癌癥研究中心也確認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時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而99.7%的宮頸癌都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
圖片摘自柳葉刀雜志WHO/ICO Information Centre On HPV And Cervical Cancer
上圖中,紅色-黃色-白色代表HPV感染率依次遞減。全球女性總體平均的HPV感染率在10%左右。
HPV感染→持續性病毒感染引起宮頸上皮細胞病變→持續性病毒感染引起宮頸癌前病變→宮頸浸潤癌。
這里注意一下:HPV持續感染,才是宮頸病變發展為CINⅡ-Ⅲ甚至宮頸癌的必要條件。單純HPV感染不一定會發生宮頸癌。此外,在對持續感染高危型HPV女性的病例對照和隊列研究發現:吸煙女性宮頸癌發生率更高。
3.怎么會感染HPV?
HPV感染與生殖器的接觸傳染有著密切的聯系,主要通過在性行為期間皮膚對皮膚的接觸,同樣,HPV也可能會通過口交被傳染。
下列風險因素會大大增加了HPV感染的幾率:
◇一生中性伴侶的數目(性伴侶越多風險越高)
◇年輕:20到24歲的婦女是很可能被傳染,但他們通常能清除HPV病毒型的感染。
◇性生活豐富的女性是指已有一個性伴侶的同時還有其他性伴侶的女性。
4、HPV感染有癥狀嗎?
通常無癥狀。
5、HPV感染可以自愈嗎?
50%-90%在兩年內會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自愈。少數持續感染超過3年,難以自愈。10年內持續感染高危型HPV,則可能發展為癌。
6、男性HPV感染會怎么樣?
▲大多數男性感染HPV從不出現癥狀,HPV病毒通常自然消失。
▲HPV持續感染可導致生殖器疣。
▲HPV持續感染可導致某些類型的癌癥。
▲因此如果男性在陰莖,陰囊,肛門,口腔或喉嚨出現了任何新的或不尋常的疣,或異常增生,腫塊,或潰瘍,應該去醫院就診。
7、高危型HPV檢測在宮頸癌初篩中的應用
隨著大量臨床試驗數據的公布,宮頸癌的篩查策略有了新的變化。2008年歐洲生殖道感染和腫瘤研究組織(European ResearchOrganization
onGenitalInfectionandNeoplasia,EUROGIN)推薦將高危型HPV檢測作為歐洲宮頸癌的初篩手段。2015年來自美國婦科腫瘤協會(Society of GynecologicOncology,SGO)以及美國陰道鏡及宮頸病理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Colposcopy andCervicalPathology,ASCCP)等多個協會的13位專家提出了宮頸癌篩查的過渡期指南,在這個指南中將高危型HPV初篩作為宮頸癌篩查的替代方案。
高危型HPV用于宮頸癌初篩的起始年齡為21歲,終止年齡為65歲。高危型HPV檢測結果陽性人群的分流管理如下:
(1)行HPV16、18分型檢測,若HPV16或18陽性,直接推薦陰道鏡檢查。
(2)如果其他高危型別檢查陽性,則應用細胞學進行分流,檢測結果為ASC-US及其以上,直接行陰道鏡檢查;如果細胞學檢測結果正常則在12個月時隨訪。高危型HPV檢測結果為陰性的人群再次篩查的間隔時間,目前推薦為3年。
8、什么是HR-HPV持續感染?危害有多大?
相隔12個月的復查中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檢測為陽性 2 次考慮為HR-HPV持續感染。其中,HPV分型檢測為同一亞型的為HR-HPV反復感染。
HR-HPV持續感染使宮頸癌的危險性增加250倍。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進展與HR-HPV感染的負荷量有關,負荷量越大,CIN病變進展、HR-HPV持續感染的發生可能性更大。
9、HPV疫苗有效么?安全么?
如上所述,HPV病毒分為多種亞型,根據預防病毒亞型數量,臨床上將覆蓋HPV不同亞型的宮頸癌疫苗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
二價疫苗可以預防HPV16及HPV18型病毒引起的宮頸癌,HPV16和18亞型與惡性腫瘤的發生最為密切,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種型別病毒引起的。
四價疫苗可預防HPV6、11、16、18四種亞型,除可預防70%子宮頸浸潤癌外還可預防90%以上的生殖道濕疣病變;
九價疫苗可以預防HPV6、11、16、18、31、33、45、52及58九種亞型的,可以在2價、4價疫苗基礎上再增加23%的宮頸癌預防,同時也可預防90%以上的生殖道濕疣病變。
《BMJ》來自蘇格蘭的一篇研究,近14萬女性的數據實力證明,年輕女孩在常規接種HPV疫苗后,宮頸疾病風險大幅下降。與未接種HPV疫苗的女性相比,12-13歲接種疫苗的女性發生CIN3級或更嚴重宮頸病變的風險顯著降低89%。
在國內外臨床研究中,HPV九價疫苗常見相關不良反應分為全身反應和局部反應,全身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輕微的發熱、惡心、頭暈、疲乏、肌痛、頭痛等,局部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的輕微疼痛、腫脹、紅斑、瘙癢、瘀青、出血、感覺減退、腫塊、發熱等,反應一般在15天內自然消退,嚴重不良反應罕見。
目前,中國已經啟動了9價疫苗在20-45歲中國女性中的保護效力、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作為質控專家組成員之一,畢蕙教授在采訪中表示,九價宮頸癌疫苗在大陸有條件上市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關于中國人接種九價宮頸癌疫苗的不良事件的官方數據和報道。美國有宮頸癌疫苗接種不良反映上報系統及疫苗安全咨詢委員會,目前美國對于所謂的嚴重不良反應的評估結果顯示,嚴重不良反應與疫苗接種無明確的相關性。2017年,WHO也更新了立場,認為宮頸癌疫苗無安全隱患。
10、抗高危型HPV感染有哪些常用藥物??
⑴干擾素制劑治療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抗HPV藥物,具有免疫調節和抗病毒作用,與宮頸病變部位靶細胞表面的IFN受體結合后,通過一系列信號轉導,誘導生成多種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RNA轉錄和翻譯,抑制病毒蛋白質的合成;同時,IFN-α還通過向T細胞提供抗原、靶細胞溶解、增強NKC、單核巨噬細胞對病毒的吞噬活性等免疫作用,抑制病毒在新感染的細胞內復制。
⑵匹多莫德是一種新型二肽類免疫增強藥物,由焦骨氨酸和硫代脯氨酸合成,生物活性廣泛,且無生物來源的免疫調節劑不良反應;通過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激活NKC的殺傷作用,增強吞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活性,調節非特異性免疫功能、CD4/CD8細胞比例,刺激白介素2和IFN的釋放,糾正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等作用調節細胞免疫功能,從而清除病毒。
⑶保婦康栓主要成分為莪術油和冰片,含有多種抗癌及抗病毒有效成分。莪術醇、莪術酮和吉瑪酮等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淤和去腐生肌等功效。
⑷新型抗病毒生物蛋白敷料(JB01-BD)具有一定的抗HPV效果,小規模臨床對照研究結果提示,治療組患者的HPV轉陰率為60.5%,安慰劑對照組僅為13.5%。
⑸瑞貝生REBACIN(瑞貝生)是國內外唯一以抑制HPVE6/E7基因為靶點,清除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的創新產品。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瞿全新教授牽頭研究的REBACIN(瑞貝生)清除高危HPV持續性感染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REBACIN(瑞貝生)1個周期,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轉陰率為80%;使用2個周期,HPV持續性感染轉陰率為93.3%。該藥物是目前HPV感染轉陰率最高的藥物之一,有著廣闊的前景。
結語:
目前已明確宮頸癌即將成為下一個人類可早期預防和阻斷的婦科惡性腫瘤,目前對宮頸癌研究的重點是研發出更為高效的HPV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除按照WHO的推薦對9-13歲女性青少年普遍預防性接種HPV疫苗外,針對目前已經確診的高危HPV持續感染,首先建議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潔性生活,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同時針對是否存在CIN,可采取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等多種手段清除HPV,阻斷疾病的進展和復發。
參考文獻:
1、周曙光,劉波,謝婷婷,等.三聯藥物治療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患者LEEP術后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的效果[J].安徽醫學,2018,39(3):309-311.
2、王永紅.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的轉陰對策[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6,12(3):255-259.
3、趙昀,魏麗惠.CSCCP 關于中國宮頸癌篩查及異常管理相關問題專家共識解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2):101-104.
4、黃愛娟,趙昀,鄒曉蓮,等.子宮頸高危型HPV陽性而細胞學陰性患者臨床管理方法的初步探討[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7,52(11):745-750.
5、Wright TC,Stoler MH,Behrens CM,et al.Primarycervicalcancerscreeningwithhumanpapillomavirus:endofstudyresultsfromtheA-THENAstudyusingHPVasthefirst-linescreeningtest[J].Gynecol Oncol,2015,136(2):189-197.
6、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感染協作組.女性下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診治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31(10):89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