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耳朵在平時要重視護理,做好保養能減少危害,要知道耳部的健康護理對我們也一樣的重要。平時大家要注意做好保養工作,耵聹栓塞是指外耳道內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聹在外耳道內聚集成團,阻塞外耳道。耵聹栓塞形成后,可影響聽力或誘發炎癥。那么,耵聹栓塞可能誘發哪些疾病?如何應對耵聹栓塞?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吧。
耵聹栓塞可能誘發哪些疾病
1、如果叮聆較大,會起到隔聲的作用,病兒會出現聽力減低。
2、有時耵聹雖小,但掉入外耳道深部,壓迫鼓膜時,還會引起眩暈、耳嗚。
3、耵聹刺激外耳道后壁的迷走神經,能引起反射性咳嗽。
4、洗澡或游泳時外耳進水,使耵聹栓子膨脹,完全封閉了外耳道。就會發生突發性耳聾。遇水膨脹的耵聹栓子刺激外耳道皮膚,可誘發炎癥,甚至造成外耳道皮膚糜爛。病兒可發熱、頭痛、耳痛。
如何應對耵聹栓塞
1、較小或片狀者,可用鑷子取出
2、耵聹鉤取出法
將耵聹鉤沿外耳道后、上壁與耵聹栓之間輕輕伸入外耳道深部,注意避免損傷外耳道及鼓膜,然后輕輕轉動耵聹鉤鉤住耵聹栓,逐漸鉤出。
3、外耳道吸引法
如耵聹較硬,不易取出,或耵聹與外耳道嵌頓緊密,取出過程中患者疼痛明顯難以配合,可先用5%~10%的碳酸氫鈉溶液滴耳,每天3~5次,每次滴藥后患耳向上靜置5~10分鐘,連續3~4日后待其軟化,然后于耳鼻喉科專科門診,用吸引器將軟化的耵聹取出。
4、外耳道沖洗法
采用上述方法取出困難者可用此法。沖洗前需將耵聹軟化,用5%~10%的碳酸氫鈉溶液滴耳,每天4~5次,每次滴藥后患耳向上靜置5~10分鐘,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沖洗。患者取側坐位、頭向健側偏斜,緊貼患側耳垂下方的皮膚置放一彎盤,以盛裝沖洗時流出的水液,操作者以左手將患側耳郭輕輕向后上(小兒向后下)牽引,右手取吸滿接近體溫的溫熱生理鹽水、接有塑料管的20ml的注射器或橡皮球置于外耳道口,向外耳道的后上壁方向沖洗。沖洗液進入深部并借回流力量將耵聹或異物沖出。如此反復沖洗,直至耵聹或異物沖出為止。最后用干棉簽拭凈外耳道。
注意:有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或有外耳道狹窄者忌用;沖洗時要隨時觀察患者的表情,詢問患者的感覺,有不適者及時停止沖洗;沖洗時不可直接對著異物和耵聹,以免沖入深部;勿用強力直接對著鼓膜沖洗,以免損傷鼓膜;沖洗液溫度應接近體溫為宜,過熱或過冷易刺激內耳引起眩暈。
5、內鏡下抽吸法
因在常規額鏡下取存在光源弱、視野不清,易損傷外耳道和鼓膜等缺點,同時,傳統用水沖洗易誘發眩暈,故可在耳內鏡下取。這樣視野暴露清楚,不易損傷外耳道和鼓膜。特別是對于外耳道狹窄者更為適宜,吸引器壓力不宜太大,抽吸應在明視下進行。
6、合并感染者
應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聹。
以上這些都是關于耵聹栓塞的介紹,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之后都有了新的認識,這一問題對身體的保養很重要,一定要注意呵護,正確的保養能減少危害。建議日常大家重視耳朵的保養和護理,注意清潔,希望這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