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作為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在生活中我們都不會覺得陌生。雖然這種疾病發病率很高,但是只要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這種骨科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對于關節炎的預防,主要是控制體重或減肥,還有要合理飲食,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正確處理關節損傷等。
關節炎的預防方法
1、控制體重或減肥。適當的注意一下關節炎的患者,我們會發現這些人也是肥胖癥人群。肥胖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故中老年朋友應控制體重,防止肥胖。一旦超過標準體重,那么毫無疑問,減肥最重要。體重下降后能夠防止或減輕關節的損害,并能減輕患病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有助于骨關節病的防治。
2、合理飲食。為了避免患上關節炎,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營養缺乏可能導致關節炎加重,而營養過剩、肥胖則可誘發或加重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因此,科學合理的飲食是預防某些關節炎發生的措施,如減少攝入動物內臟、海鮮、禽肉、豆類等富含嘌呤的食物,能有效預防痛風性關節炎。吸煙人群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機率明顯升高,戒煙已成為類風濕關節炎的預防措施之一。
3、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對于關節炎的預防,平時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而且應該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行走,中間應該有間隙時間坐著休息。大便時盡量坐馬桶、少下蹲。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還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及長距離行走,因為這樣可增加關節承受力,從而加速關節退變;多注意關節的保暖,防止因受涼而引起的關節病;人們還應及時妥善治療關節外傷、感染、代謝異常、骨質疏松等原發病。
4、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喜歡運動的人,平時不要進行一些超負荷的運動。太極拳等半蹲或下蹲運動對下肢關節壓力很大,應盡量避免。爬山爬樓等對下肢關節壓力加大,應盡量避免。隨著年齡在增長,應該逐步調整運動方式,以游泳、騎車和散步為主,減少大運動量的運動方式。
5、正確處理關節損傷。在日常生活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損傷,如果是關節損傷的話,處理方法一定要合理。很多關節炎是由于關節內其他結構損傷后造成的,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等。早期正確處理半月板的損傷可以有效預防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
關節炎的常見癥狀
1、關節疼痛。關節炎患者,在發病早期的時候,一般會伴隨著疼痛的癥狀。往往僅表現為酸適或輕度疼痛,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后,癥狀可加重,休息后則減輕,此期關節活動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視而延誤就診。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變得更為明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可表現出不同的疼痛特點。
2、關節部位腫脹。患上關節炎以后,患者會發現自己的關節部位存在腫脹的現象。關節部位腫脹也是關節炎的癥狀表現之一。如果感到握拳不緊、戒指脫不下、手表戴不上、手伸不進舊手套等,這就說明,這些部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關節腫脹,這時就要及時的去醫院治療了。
3、關節晨僵。如果病情加重的話,患者在早上起床以后,會出現晨僵的癥狀,還會有粘著感。晨僵是因為患者還同時有滑膜炎的存在,但是關節炎的晨僵和類風濕關節炎不同,時間比較短暫,一般不超過30分鐘。粘著感則是指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后,開始活動時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動即可緩解。
關節炎雖然目前還無法根治,但是遵醫囑接受一些合理的治療方法,可以快速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患者在日常護理的時候,需要適當的注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要吃難以消化的食物,還有平時出現關節損傷以后,也要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以避免處理不當以后誘發關節炎等疾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