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出現以后,很多人雖然知道是腸胃上的問題,但是對健康來說,大家還是需要做好預防,這樣才能避免其中的危害。那么腸梗阻的危害有哪些呢?導致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腸梗阻原因
由于成團蛔蟲、異物或糞塊等引起腸梗阻已不常見。多見到巨大膽石通過膽囊或膽總管-十二指腸瘺管進入腸腔產生膽石性腸梗阻的病例。
粘連與粘連帶壓迫 粘連可引起腸折疊、扭轉,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連帶較多見于小兒,腹部手術或腹內炎癥產生的粘連是成人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但少數病例可無腹部手術及炎癥史。
先天性狹窄和閉孔畸形;炎癥、腫瘤、吻合手術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狹窄,例如炎癥性腸病、腸結核、放射性損傷、腸腫瘤(尤其是結腸瘤)、腸吻合等;腸套疊,在成人較少見,多因息肉或其他腸管病變引起。
腸梗阻的危害
一、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
腸梗阻時腸膨脹可引起反射性嘔吐。高位小腸梗阻時嘔吐頻繁,大量水分和電解質被排出體外。低位腸梗阻,嘔吐雖遠不如高位者少見,但因腸粘膜吸收功能降低而分泌液量增多,梗阻以上腸腔中積留大量液體,有時多達5~10L,內含大量碳酸氫鈉。這些液體雖未被排出體外,但封閉在腸腔內不能進入血液,等于體液的丟失。
二、感染和毒血癥
正常人的腸蠕動使腸內容物經常向前流動和更新,因此小腸內是無菌的,或只有極少數細菌。
三、腸膨脹
機械性腸梗阻時,梗阻以上的腸腔因積液積氣而膨脹,腸段對梗阻的最先反應是增強蠕動,而強烈的蠕動引起腸絞痛。此時食管上端括約肌發生反射性松弛,患者在吸氣時不自覺地將大量空氣吞入胃腸。腸梗阻時大量液體和氣體聚積在梗阻近端引起腸膨脹,而膨脹能抑制腸壁粘膜吸收水分,以后又刺激其增加分泌,如此腸腔內液體越積越多,使腸膨脹進行性加重。
隨著梗阻時間的延長,腸管內壓力甚至可達到18cmH2O腸管內壓力的增高可使腸壁靜脈回流障礙,引起腸壁充血水腫。通透性增加。腸管內壓力繼續增高可使腸壁血流阻斷使單純性腸梗阻變為絞窄性腸梗阻。嚴重的腸膨脹甚至可使橫膈抬高,影響病人的呼吸和循環功能。
其實,想要做好這些治療,對疾病的恢復還是非常的重要,大家應該注意這些危害,要是不注意治療,導致的健康問題還是非常的明顯。平時大家就需要多加注意護理,注重這些保養才能避免其中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