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現腦血栓,對健康的危害會比較大,因為老人出現這樣的病癥比較多,應該提前做好預防,可以幫助大家改善疾病。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逐漸減弱,導致疾病入侵,容易染上疾病,腦血栓就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出現之前會有哪些征兆?如何做好預防的工作呢?
一、腦血栓的前兆
(1)步態異常
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癥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并伴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病的先兆信號。
(2)哈欠不斷
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3)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
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血栓。
(4)血壓異常
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5)突然發生眩暈
眩暈是腦血栓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癥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后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6)突然發生劇烈頭痛
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7)其他先兆癥狀
除上述先兆癥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栓的前兆表現。
二、如何預防腦血栓
1、“咬牙切齒”防腦血栓
方法是:把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松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用力,放松時也互不離開,每次做數十次緊緊松松地咬牙切齒。這樣可以使頭部、頸部的血管和肌肉、頭皮及面部有序地處于一收一舒的動態之中,能加速腦血管血流循環,使已趨于硬化的腦血管逐漸恢復彈性,大腦組織血氧供應均充足,既能消除因血液障礙造成的眩暈,還有助防止腦中風發生。
俗話說:“清晨叩齒三十六,到老牙齒不會落”。因為經常叩齒可鞏固牙根和牙周組織,對保護牙齒、防止齲齒很有好處。此外,中醫認為,腎開竅于耳,齒的堅固與腎有關,所以,常叩齒還有助于腎氣充盛,對預防腰痛和耳聾目腫等也有一定作用。
2、吃番茄抗腦血栓
研究發現,番茄還可能是抗血栓的關鍵物質。 血栓可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發達國家中死亡率最高的兩種疾病。番茄籽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可以防止血液中血小板的凝結,從而消除危險的血栓。
這種膠狀物質可能為找到一種替代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療法指出了方向。阿司匹林被廣泛地用于抗血栓治療,但會造成患者胃部不適和出血。對一小群志愿者所進行的實驗顯示:僅僅4個番茄中的膠狀物質就可將血小板的活性降低72%,而且不會造成胃出血。
長期以來,人們知道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降低患心臟病的危險,但是該研究小組把番茄籽周圍的膠狀物質確定為“番茄因子”,將它們與其他諸如維生素之類的抗氧化成分區分開。番茄是抗血小板化學物質的最佳來源,不過草莓、甜瓜和葡萄、柚等果菜中也包含有這種物質。
3、睡前喝水方腦血栓
有研究表明,睡前喝杯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腦血栓。
腦血栓的發病時間多在清晨至上午期間,說明血粘度增高同腦血栓的發生有一定關系。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并有自己一定的規律:在早晨4時至8時血粘度最高,以后逐漸降低,至凌晨達到最低點,以后再逐漸回升,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
所以,人們在深夜入睡前,特別是老年人,喝下約200毫升水,這樣第二天早晨人體的血粘度不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預防腦血栓大于治療,老人應該注意保持健康的身體,多吃健康的食物,配合身體的鍛煉,可以增強體質,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腦血栓出現的癥狀,大家一定要注重日常的預防,了解這些征兆可以幫助大家改善疾病,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