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肺結節檢出率持續攀升,中醫藥如何助力防治成為了醫學的熱點。我們該怎樣防治肺結節?中醫又在防治肺結節方面起到怎樣的作用?具有哪些優勢?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委,首都名中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膏方專業委員會創始會長,經典名方現代中醫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肺結節與肺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董瑞教授,在接受中國網中國互聯網品牌欄目《中國訪談》的專訪時,為我們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和分析。
董瑞院長是肺結節中醫藥防治領軍人物,傳承了“董氏消瘤方”,帶領團隊不斷創新。2024年,首都名中醫董瑞團隊憑借著肺結節,肺積中醫藥診治理論體系創新及應用,獲得了2024年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董瑞院長還與學術繼承人董瑩共同主編了《中西醫結合診治肺結節》一書,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
董瑞院長和董瑩主任的專業分享,讓廣大網友深入了解了中醫藥在肺結節與肺癌防治領域的創新和前景。董院長作為行業的領軍人物,憑借著深厚的專業造詣與不懈的探索精神,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相信未來,董瑞院長及團隊將為中醫藥在肺部疾病防治領域開辟更多的路徑,給更多的患者帶來康復的希望。
中國訪談:肺結節已經是大家常見的一種疾病了,只是它的程度可能會不太一樣。請董瑞院長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肺結節”,這個病它有沒有什么原因等等。
董瑞:肺結節它既不是中醫病名,也不是西醫的病名,它是一種影像學的診斷癥狀。它有一個分類,如果按發病的大小來分,它分為微小結節、肺小結節和肺結節,一般把小于或等于5毫米以下的結節,叫微小結節。大于5毫米,小于一厘米的肺結節為肺小結節。大于一厘米的肺結節稱之為肺結節。
那么從影像的性質來分析,一般把肺結節分為三類:一類就是實性的肺結節,一類是混合性的肺結節,一類是磨玻璃型的肺結節,并且按這個數量的多少還可以分為孤立性的肺結節多發性的肺結節。這里頭值得提出的:肺結節和肺部的一種疾病(肺結節病),它是有嚴格的區別。
中國訪談:是不是說如果有肺結節就一定要去手術,這個說法您覺得合理嗎?
董瑞:首先從西醫這個角度,我們對肺結節的診斷手術是有它的標準的。西醫對肺結節診斷,對大于8毫米以上的結節,那么出現相關性質性的改變,比如肺結節它有手術的指征,它有幾個標準,第一個肺結節可能周邊有毛刺,第二個肺結節有分葉,第三個胸膜有牽拉,還有血管的穿行,包括一些肺結節在定期觀察內出現了倍增。
總之,西醫對肺結節手術的標準,它是有一個嚴格的控制標準,不是說結節到8毫米就去手術,它是根據肺結節的性質改變來定手術。
中國訪談:中醫在防治肺結節已經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很多人就想了解中醫在防治肺結節的時候,它的一些優勢是什么?
董瑞:中醫對肺結節也沒有病名。因為我們傳承幾千年的中醫,過去他沒有影像,沒有這些先進的設備,實事求是講是由于疫情以后才彰顯了肺結節的發病率增高。
我所在單位作為一家擁有349張床的二級甲等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在肺結節和肺癌這個領域設有專科20多年,那么疫情發生后,我們發現肺結節的發病率成倍的在增長。
因為當時有幾個因素,一個就是疫情期間,所有的病人都要接受CT檢查。第二個大家對肺結節(防治)的意識也有提高,我們在疫情后這4年時間,我們“首都名中醫”董瑞團隊累計接診了23,000多例的肺結節,我們通過對這23000多例的肺結節系統的加以總結,用這些經驗編著了國內第一部《中西醫結合診治肺結節》,這部書是由我和董瑩來主編的。
在這里頭,我們首先對肺結節的病名進行歸屬,我們查閱了大量的古籍,查了大量歷代醫家對肺部腫瘤和目前肺結節的一些發病的特征,把肺結節歸屬到中醫肺積的范疇。
因為中醫的思維,講究“望聞問切,理法方藥”,我們接著對他的癥候進行明確,發現正氣不足,陽虛,痰瘀損傷,肺絡型居多。同時我們也對病因病機來進行總結和探索,發現肺結節的病因主要在陽氣的不足,人身體的陽虛,再加上肺部的虛寒,導致了肺脾腎陽虛、痰瘀損傷肺絡,并且痰瘀毒貫穿整個發病過程的這樣一個病因病機。
那么確定病因病機以后,我們就是治法,我們提出了溫肺補肺,健脾益腎,宣肺散結的一個治療大法。最后到我們確定方藥,我們也查覽了歷代的古籍,查到了歷代的方劑,最后在我們自己家傳百年的董氏消瘤方的基礎上,董氏消瘤方是我們從上海青浦祖先帶到北京的這樣一個家傳的方子。
我們通過對董氏消瘤方的總結歸納,提煉了我們現在用的董氏金甲散結方為治療肺結節屬于肺脾腎陽虛、痰瘀損肺的這樣一個主癥型。是在中醫領域里頭,我們率先為肺結節的病名病因病癥,包括體質治療大法、用藥,有了一個明確,并且把它歸納出書,形成了我們中醫的一個系統理論。這個理論同時也在2024年獲得了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的科技進步特等獎。
中國訪談:很多人可能沒有定期去檢查拍肺部CT,那平常會不會有哪些癥狀,又該怎么樣去判斷自己的肺部是否有疾病?
董瑞:我們在臨床治療肺結節前發現有幾個現象。第一個就是臨床診斷為肺結節以后,它都伴有相關的結節,你比如說伴有甲狀腺結節,女同志伴有乳腺結節,還有伴隨著子宮肌瘤、囊腫,還有伴隨著消化系統的胃腸息肉,有的人伴隨著結石等一系列相關性的疾病。
因為中醫好多理論是支持體質學說,中醫說為什么長腫瘤?為什么長結節?中醫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陽化氣、陰成形”,當陽氣不足前,那么體內的痰瘀毒才聚成形。所以我們從大量的肺結節研究中發現,肺結節的體質,應當是陽虛、氣虛、血瘀、痰濕,囊括了這4種體質,囊括了肺結節的基本特征。
中國訪談:也就是說從根源去尋找這個病的病因,而且這個病因我們更注重它的關聯性,并不是說這一個肺結節,可能我們還要去關注同樣癥狀的其他的病。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醫也在防治肺結節的領域內,不斷地去走得更深走得更遠。國家實驗室的建立,對于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來說,它的意義是什么?
董瑞:2024年底,我們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和江西省中醫藥大學,共同建立了我們國家第一個防治肺結節的實驗室,它全稱叫經典名方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里面有肺結節與肺癌研究中心。我們建設實驗室的初衷有幾條:
第一條我們想從中醫的病因病機再深入的去研究,我們團隊提出了肺結節的病因病機,也提出了的體質和情志學說,我們想進一步地去深入地研究和完善。
第二個我們就想對肺結節的藥品有一個深入地研究,因為我們“董氏金甲散結方”積累了23,000多例肺結節的研究經驗,我們想通過大學的實驗室精準地去科研,為下一步我們的藥品研發打下基礎。
第三,隨著人工智能我們這次跟大學有個主要的合作項目,江西省中醫藥大學和北京天坦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還有北京康益德中西醫結合肺科醫院,三家著重把臨床這些病例,在人工智能加深研究。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做了1035例完整的肺結節人工智能的病例,率先我們完成了肺結節人工智能的初步探討。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共同創建了全國重點實驗室,肺結節與肺癌研究中心。
中國訪談:我們在網上也看到了很多信息,有一些人患了肺結節之后非常焦慮;也有些人覺得說好像我肺結節的大小也不算大,所以他也不太重視。那您覺得如果被診斷出有肺結節的話,我們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去看待,該怎么面對它呢?
董瑞:關于這問題,我覺得肺結節需要科普。在肺結節研究上,我們自己通過大樣本的病例,我們團隊總結出一個肺結節的全周期管理方案,那么管理方案就是:早期的篩查、中醫的辨證施治,再到肺部的手術、手術后的干預,我們把它叫作一個全周期的管理方案。
在這期間,我跟我們國內胸外科很多大的專家,也在探討剛才您這個問題。我們的胸外科專家他很苦惱,說我們現在做肺結節手術不一定就是該做這個標準,我們來做手術,好多是被動手術。為什么被動手術?肺結節后很焦慮,成天吃不好睡不好,成天懷疑自己要得肺癌,自己反而抑郁了,在這種情況他們也沒辦法,就采用這個手術,按他們的話說叫被動手術。
我個人認為應當這樣看待,首先從我本人和董瑩的臨床來看,我們在大樣23,000多例這樣大量的樣本,它的良性還是居多的。
我個人覺得還是應當科普,比如說我們編著了《中西醫結合診治肺結節》這部書,對基層醫生中醫和西醫有個指導性的,第二個也是對患者有一個指導,只有肺結節群體能夠更多的認識這個疾病的演變,才能打消憂慮。
中國訪談:說到著作,您在肺結節相關方面的著作也不少了,能否請您展開講一講這些著作。
董瑞:我跟董瑩這個團隊,我們編著了第一部《中西醫結合診治肺結節》專著。我們是從西醫、中醫、中西醫結合三個方面系統地對肺結節進行一個總結和剖析。西醫這方面,我們就結合西醫的現代經驗,從肺結節西醫的病因、病機、診斷標準、治療標準,包括它的愈后及一系列的梳理。
從中醫方面也提出了我們自己的體系,比如剛才講的從它的病名、病癥、病因、病機、治療大法到用藥,有中醫自己獨立思維的一套理論和體系。
那么第三個還要從中西醫結合,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中西結合,體現了全周期的這樣一個管理方案。早期的篩查我們是要的,我們高分辨CT早期的篩查,那么早期的中醫治未病的干預,我們知道人體在長肺結節,我們通過中醫的治未病,比如說我們通過冬病夏治,我們通過艾灸、通過調整體質,我們改善長肺結節的體質,他可能就是一部分健康人不再長結節了。第二個就是結節已經長了,我們通過中醫的體質干預,通過中醫的辨證施治,包括中醫的藥、茶、藥膳、食療等方法,我們在8毫米以內達到一個縮小消退這樣一個中醫干預的治療目的。
我們從大量的病例來看,預期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們毫無保留我們這些臨床經驗。
中國訪談:現在全國都在很多地方建立肺結節的工作分站,您覺得建立分站對于肺部疾病的患者來說,或者說整個全國在推動肺結節治療和防治的過程當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董瑞:好的。因為全國建立肺結節的分站,也是我們適應肺結節防治的需要。
我們通過帶頭帶小名醫來推動這些民族地區的發展。最近也因一些大學,比如云南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還有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像蘇錫常這些地區的肺結節研究應當還是比較超前的,我們通過院校的合作,通過醫院與醫院的合作,初步嘗試建立一些肺結節防治的工作站。
中國訪談:董瑩主任作為學術的傳承人,怎么樣能夠讓更多的人去認可中醫的方案,或者說把中醫的治療方案普及給大家?
董瑩:我們首都名中醫的工作站,我們的傳承人其實是積攢了在中醫方案上實現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和科研的,在我們目前的臨床上去證實這種中醫方案確實是有效的。
而且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民族醫藥科學進步獎的特等獎。包括我們編著了《中西醫結合診治肺結節》這本書,我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都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信心,也給我們在臨床醫療上奠定了一個基礎。
本身我們這個理論的方案其實也是個性化的,因為這也是中醫的一個特色和優勢。我們會根據每個人的舌象,剛剛我們院長說的每個人的體質和每個人的病情不同進行辨證施治,來制定一套屬于每個人的一個治療方案,所以在臨床上也是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效果,所以我們團隊目前也正在努力的做更多的科研,做更多的臨床,希望大家能夠慢慢的都會認同中醫方案,獲得滿意效果。
中國訪談:我們說到中醫的傳承要守正創新,在您的實踐過程當中您是如何踐行的呢?
董瑩:守正創新其實也是我們現在中醫傳承發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個人的理解是,其實守是守住哪幾部分,第一部分我們要守住我們中醫傳統,包括我們老師中醫的核心思想、臨床的經驗,包括我們的一些臨床的辨證施治,這些都是我們要守住。
第二個我們大醫精誠的精神,包括仁心仁術、以人為本的這種精神也是我們要守住的。
第三個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守住中醫的療效,我們之前也寫了一本書叫《療效是中藥的生命線》,療效還是以人為本,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注重療效。
在創新方面我們也希望中醫新的理論知識,包括肺結節,因為之前我們的中醫是沒有肺結節疾病的,我們也是通過大量的臨床試驗和科研總結了病名、病因、病機的確立,包括理法方藥一套的中醫理論的確定。
中國訪談:展望未來在防治和救治肺結節相關疾病方面,包括人才培養或者說分站點的一些建立,在科研方面、臨床服務拓展,有什么樣的愿景和計劃?
董瑩:現在名中醫董瑞醫師的團隊,對發展肺結節、肺癌的中醫診治還是有非常大的信心和期望的。
在科研方面,我希望繼續加強中醫治療肺結節、肺癌理論深化的研究。第一個就是加強中西醫結合,加強我們人工智能這種精準化的診治。第二個就是科研成果的轉化,我們希望經過我們大量的臨床和科研,最終能夠研發出我們的新藥,能夠服務和幫助更多的患者。
在服務方面,我們也是希望加強一體化的服務,就是對肺結節全程的預防、診治、治療到最后的康復。第二個希望增加一些中醫特色化的服務,不光是吃中藥,還有我們的艾灸、針灸、茶飲,包括膳食的調理,還有就是我們希望加強遠程服務。
在人才培養上,我們也是希望能夠吸收更多的青年醫師來加入我們的團隊。
中國訪談:未來,在肺部疾病的防治領域,二位有什么樣的建議來推動這個領域發展得更好?
董瑞:董瑩傳承,一是她有從小受這個家庭中醫藥的熏陶;第二個,她的大學教育是本碩連讀,主攻中醫腫瘤專業,畢業以后又有廣安門中醫院的十幾年的臨床經驗。應當說,目前既有她大學的經驗,又有家傳的經驗,組成了我們這樣一個首都名中醫團隊。
那么對未來的肺結節與肺癌領域里頭的研究或者展望,我還是有點想法,第一個就是應當從國家的層面加大科研、教學,包括藥品研發的力度,因為肺結節雖小,但是它已經是一個社會的問題,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只要做胸部CT,我們的肺結節檢出率已經快接近50%,兩個人就平均要檢出有一個大的肺結節。
我們應當從國家層面對肺結節的成因和流行病學進行深入的科研和總結,肺結節到底是什么原因這么多的病例要從病因和流行病學要進行科研。
那么第二個應當加快藥品研發,我們面臨著疾病,不能等到癌癥再去治療。我們應當加大藥品研發,無論中醫藥和西藥,有一個從根本上抑制或消除肺結節這樣的藥物,使肺結節斬斷于肺癌的萌芽階段,我覺得這是應該做的。
第三就應當國家層面加大科普,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肺結節,關注肺結節。我們應當有一個大樣本去系統地總結,我們醫院也有這決心,我們在迎來建院24周年的時候,我們肺結節成立了5個科,還成立了肺結節的健康管理中心,建成了全國重點實驗室肺結節臨床基地,建成了科研領導小組。
中國訪談:董瑩主任作為學術型和實踐型的傳承人,您有什么樣的意見和建議?
董瑩:我覺得對于未來的發展,我們傳承團隊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傳承和發揚好我們老一輩的中醫,包括我們老師的傳統經驗,這個要努力地去發揚光大。做好我們剛剛說的守正和創新。
(文章內容來源于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