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又稱肝斑、蝴蝶斑,是一種常見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著性皮膚病。中醫在祛黃褐斑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以下為您詳細介紹。
中醫認為,黃褐斑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情志失調是一個重要原因,長期的焦慮、抑郁、憤怒等不良情緒會導致肝郁氣滯,氣血運行不暢,面部肌膚失于濡養,從而出現色斑。脾胃虛弱也不容忽視,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減弱,氣血生成不足,或氣血運行受阻,也會引發黃褐斑。此外,肝腎不足,腎陰虧虛,虛火上炎,熏蒸面部;或腎陽不足,溫煦失職,氣血凝滯,均可導致面部色素沉著。
1.肝郁氣滯型
癥狀:色斑顏色較深,伴有情緒抑郁、煩躁易怒、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癥狀。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消斑。
方劑:逍遙散加減。常用藥物有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丹參、郁金等。
2.脾胃虛弱型
癥狀:色斑顏色相對較淡,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
治法:健脾益氣,養血消斑。
方劑: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物包括人參、茯苓、白術、山藥、白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黃芪、當歸等。
3.肝腎不足型
癥狀:色斑顏色灰暗,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色淡,或經閉。
治法:滋補肝腎,養血消斑。
方劑: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加減。若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藥物有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可加女貞子、旱蓮草、菟絲子等;腎陽虛用金匱腎氣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附子、肉桂,還可酌加鹿角霜、仙靈脾等。
1.中藥面膜
將具有祛斑功效的中藥如白芷、白芨、白附子、茯苓、珍珠粉等研成細粉,根據不同膚質加入適量的蛋清、蜂蜜、牛奶等調成糊狀,均勻涂抹于面部,20 30分鐘后洗凈。每周可使用2 3次,長期堅持能有效改善色斑。
例如,以白芷、白芨、茯苓等量研末,加適量蜂蜜調成面膜,有美白祛斑、滋潤肌膚的作用。
2.中藥熏蒸
選用一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中藥,如川芎、當歸、丹參、防風等,加水煎煮后,利用蒸汽熏蒸面部。通過溫熱和藥力的雙重作用,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新陳代謝,使色斑逐漸減輕。一般每周熏蒸2 3次,每次20分鐘左右。
1.體針
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三陰交、血海、肝俞、腎俞、脾俞等。根據不同證型進行辨證選穴,肝郁氣滯型可加太沖、期門;脾胃虛弱型加中脘、氣海;肝腎不足型加太溪、關元。針刺手法根據虛實情況采用補瀉手法,留針20 30分鐘,每周治療2 3次。
2.耳針
取內分泌、肝、腎、脾、面頰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貼壓,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 5次,每次每穴按壓1 2分鐘,以耳部微微發熱、疼痛為度。兩耳交替進行,3 5天更換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1.山楂橘皮飲
原料:山楂、橘皮各10克。
做法:將山楂、橘皮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15 20分鐘,去渣取汁。可代茶飲,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適合肝郁氣滯型黃褐斑患者。
2.枸杞桑椹粥
原料:枸杞子、桑椹各15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枸杞子、桑椹洗凈,大米淘洗干凈。鍋中加適量水,放入大米、枸杞子、桑椹,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至粥熟,加入冰糖調味。此粥能滋補肝腎,養血明目,適用于肝腎不足型黃褐斑患者。
1.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處于不良情緒中。可通過聽音樂、散步、瑜伽等方式舒緩壓力,調節情緒。
2.飲食起居: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西紅柿、黃瓜、蘋果、橙子等,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注意防曬,外出時可使用遮陽傘、遮陽帽、防曬霜等。
中醫祛黃褐斑是一個綜合調理的過程,需要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采用內治與外治相結合、藥物治療與食療、調護相結合的方法,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