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為常見的類型。由于頸椎退變,如鉤椎關節增生、椎間孔狹窄等原因,壓迫了神經根?;颊叱3械缴现派湫蕴弁椿蚵槟?,疼痛和麻木的部位與受壓神經根所支配的區域一致。比如,當頸5、頸6神經根受壓時,疼痛和麻木可能會出現在肩部、上肢外側以及拇指、示指;若頸7、頸8神經根受累,癥狀則多表現在前臂內側、環指和小指。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上肢肌肉力量減弱,拿東西時容易掉落等情況。
此類型相對嚴重,是因為頸椎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后縱韌帶骨化等因素,對脊髓產生壓迫。患者早期可能出現肢體麻木、乏力,行走時感覺下肢發緊、沉重,像踩在棉花上一樣,步態不穩。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導致肢體癱瘓。脊髓型頸椎病通常需要早期診斷并積極治療,以避免不可逆的脊髓損傷。
頸椎的病變刺激了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發一系列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患者可能出現頭痛或偏頭痛,疼痛性質多樣,如脹痛、刺痛等。還會伴有頭暈,尤其在頭部轉動時癥狀可能加重。此外,視力模糊、眼脹、耳鳴、心慌、惡心、肢體發涼等也可能是該型頸椎病的表現,這些癥狀往往缺乏典型的規律,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由于頸椎病變導致椎動脈受到壓迫或刺激,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颊咧饕Y狀是發作性眩暈,常在頭部突然旋轉或屈伸時誘發,嚴重者可能會在眩暈發作時突然摔倒,但意識一般很快恢復。部分患者還會伴有惡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等癥狀。
同時存在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頸椎病的癥狀,臨床癥狀較為復雜多樣。例如,患者既出現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神經根型癥狀),又伴有頭暈、行走不穩(椎動脈型或脊髓型癥狀)等情況。這種類型的頸椎病診斷和治療相對更具挑戰性,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制定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