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的王女士在多次美甲后發現指甲變薄變軟,甚至不敢觸碰硬物,引發社會關注。
王女士表示,她在做了幾次美甲后,指甲逐漸變薄變軟,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記者走訪了多家美甲店發現,美甲師在為消費者服務時,幾乎都會使用電動磨甲機對指甲進行打磨,而這些打磨機往往是多位消費者共用的。美甲師更換打磨頭的標準僅僅是“不好用了就換”,對于使用過的消費者數量則并不清楚。
臨床醫生指出,美甲過程中對指甲表面進行的打磨和皮膚破損出血一樣,都存在被感染的風險。市場上,打磨鉆頭的價格參差不齊,一些收費高的美甲店會建議消費者自備一套,或是準備多套打磨頭輪換消毒使用;而美甲費用較低的美甲店則很難做到一人一換工具,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此外,剪死皮的剪刀、打磨指甲的海綿搓條等工具也存在多個顧客混用的情況。美甲師平均每天接待的顧客數量在4到8人不等,即便這些工具每天收工后進行消毒,在當天的營業時間里,顧客的美甲工具仍然是混用的。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美甲服務時要謹慎,盡量選擇衛生條件好、工具消毒嚴格的美甲店。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美甲行業的監管,確保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美甲的危害有哪些
美甲雖然能帶來美觀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危害,以下是常見的問題和風險:
1. 指甲健康受損
指甲變薄和脆弱:美甲過程中,指甲通常需要經過打磨和刻磨,這會磨損指甲表層,使其變薄、變脆,容易斷裂。
指甲變形:長期頻繁美甲可能導致指甲前端分層裂開,甲面坑洼不平,甚至能看到磨銼時被壓出的血點。
2. 感染風險
真菌和細菌感染:美甲店的工具如果消毒不徹底,可能會導致指甲及其周圍皮膚出現感染,輕則引起疼痛、紅腫,重則引發甲溝炎、灰指甲等疾病。
交叉感染:部分美甲店的工具多人共用且消毒不到位,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3. 皮膚過敏
接觸性皮炎:美甲產品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如甲醛、甲苯、丙烯酸酯等,容易引發過敏反應,導致皮膚紅腫、瘙癢、起水皰甚至潰爛。
4. 紫外線輻射
皮膚癌風險:美甲燈發出的紫外線輻射量是日常陽光的4.2倍,長期暴露可能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5. 其他健康風險
呼吸系統問題:美甲店空氣中常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長時間吸入可能對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潛在致癌風險:劣質指甲油中可能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質,長期接觸可能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增加患癌風險。
如何降低美甲危害?
選擇正規美甲店:優先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和產品,確保美甲工具經過嚴格消毒。
減少美甲頻率:降低美甲次數,一年做幾次相對較安全。
做好防護措施:在做美甲時,可以佩戴手套或涂抹防曬霜,盡量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影響。
注意指甲健康:美甲前確保指甲處于健康狀態,避免過度打磨。
美甲雖美,但健康更重要。在享受美甲服務的同時,務必注意保護自己的指甲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