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又稱尿布皮炎,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問題,多發生在裹尿布部位,如臀部、外陰部、大腿內側等 。這些部位的皮膚因長時間與尿布接觸,受到尿液、糞便的刺激,以及摩擦等因素影響,從而引發炎癥反應。癥狀表現多樣,輕者僅皮膚發紅,重者可能出現丘疹、水皰,甚至糜爛、潰瘍,讓寶寶備受折磨。
一、尿布疹的癥狀表現
尿布疹的癥狀可隨著病情發展而呈現不同表現,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與特征:
輕度癥狀:初期,寶寶的臀部、外陰部、大腿內側等尿布包裹區域的皮膚會開始發紅,這是由于皮膚受到尿液、糞便刺激后,局部血管擴張充血所致 。此時皮膚發紅范圍相對局限,邊界較為清晰,就像被輕輕 “印” 上了一塊紅色印記,觸摸時能感覺到皮膚微微發熱,寶寶一般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或僅表現出輕微的煩躁。
中度癥狀:若未得到及時處理,發紅區域會逐漸擴大,皮膚上開始出現密密麻麻的小丘疹,猶如針尖大小的紅色顆粒散布在紅斑之上。這些丘疹會使皮膚變得粗糙,觸摸時有明顯的不平整感。部分丘疹可能還會發展成水皰,水皰內含有清澈或微渾濁的液體,此時寶寶可能會因局部皮膚的不適而出現哭鬧增多、睡不安穩等情況。
重度癥狀:病情進一步惡化,水皰可能會破裂,導致皮膚糜爛、滲出液體,甚至形成淺表潰瘍。皮膚破損處容易受到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的侵襲,引發感染,出現膿皰,嚴重時可能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尿布疹嚴重時,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哭鬧不止,護理和更換尿布時的輕微觸碰都會讓寶寶感到不適,甚至抗拒。
此外,尿布疹的癥狀還可能因個體差異有所不同,有的寶寶可能僅表現為局部紅斑和少量丘疹,而有的寶寶則可能迅速發展到嚴重的糜爛潰瘍階段。
二、引發尿布疹的原因
尿布疹的產生并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原因,有助于家長更好地預防尿布疹的發生。
尿布更換不及時:寶寶新陳代謝旺盛,排尿、排便頻繁。如果尿布更換不及時,尿液中的尿素被細菌分解產生氨,糞便中的消化酶等物質,都會持續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 。長時間處于這種潮濕、有刺激性物質的環境中,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就容易引發尿布疹。例如,夜間寶寶睡眠時間較長,若家長未能及時更換尿布,寶寶臀部皮膚在尿液和糞便的浸漬下,晨起時就可能發現有發紅的跡象。
尿布材質問題:尿布的材質對寶寶皮膚影響很大。一些質量不佳的尿布,尤其是含有較多化纖成分的,透氣性和吸水性較差。寶寶使用后,皮膚無法及時散發濕氣,始終處于悶熱潮濕的狀態,為細菌滋生創造了條件 。此外,部分尿布中可能含有甲醛、熒光劑等化學物質,或尿布上的染料、圖案等,都可能成為過敏原,引發寶寶皮膚過敏,出現紅斑、丘疹等尿布疹癥狀。
清潔護理不當:給寶寶清潔臀部時,如果方法不正確,也容易引發尿布疹。一方面,清洗不徹底,糞便、尿液殘留,會持續刺激皮膚;另一方面,過度清潔,如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或者用力擦拭,會破壞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層和角質層,使皮膚失去天然的保護屏障,變得脆弱易損,增加了尿布疹的發生幾率。例如,有些家長為了追求清潔效果,頻繁使用含有酒精的濕紙巾擦拭寶寶臀部,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寶寶皮膚出現問題。
寶寶自身因素:寶寶的皮膚天生嬌嫩,角質層薄,皮下毛細血管豐富,抵抗力較弱,相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發炎癥 。此外,若寶寶本身屬于過敏體質,對尿布材質、洗滌劑、某些食物等過敏,也會增加尿布疹的發病風險。比如,寶寶食用了某些易過敏食物后,可能會出現腹瀉癥狀,頻繁排出的稀便對皮膚的刺激更大,使得尿布疹更容易發生。同時,寶寶自身的一些疾病,如腹瀉、消化不良等,會導致糞便的性質和酸堿度發生改變,其中的有害成分增多,刺激臀部皮膚,從而引發尿布疹 。
三、尿布疹的預防措施
預防尿布疹,關鍵在于保持寶寶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減少刺激。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定時更換尿布:這是預防尿布疹最基礎且重要的措施。寶寶排尿、排便后,應立即更換尿布,尤其是在大便后,更要及時清理,避免糞便中的有害物質長時間刺激皮膚 。一般來說,新生兒每 2-3 小時就需更換一次尿布;隨著寶寶月齡增長,可適當延長更換間隔,但一旦發現尿布被尿濕或弄臟,都要盡快更換。例如,在寶寶每次喂奶前后,通常可以檢查一下尿布是否需要更換,養成規律的換尿布習慣,減少尿液和糞便與寶寶皮膚接觸的時間,降低尿布疹發生的風險。
保持皮膚干燥:每次更換尿布后,用柔軟的毛巾或紙巾輕輕蘸干寶寶臀部的水分,避免來回擦拭,以免損傷皮膚 。還可以讓寶寶的臀部在空氣中暴露一會兒,一般 5-10 分鐘即可,幫助皮膚更好地呼吸,保持干燥。特別是在夏季或炎熱的環境中,適當增加皮膚暴露時間,但要注意避免寶寶著涼。另外,在寶寶洗完澡或清洗臀部后,一定要確保皮膚完全干燥后再穿上尿布 。
選擇合適的產品:挑選質量好、透氣性佳、吸水性強的尿布或紙尿褲。優質的紙尿褲能迅速吸收尿液,保持表面干爽,減少尿液對皮膚的刺激。對于尿布,純棉材質是較好的選擇,其柔軟舒適,透氣性良好,且對寶寶皮膚刺激性小 。同時,要注意查看產品的成分,避免含有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此外,不要使用含有香料、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成分的濕紙巾擦拭寶寶臀部,如需使用,可選擇溫和、無刺激的嬰兒專用濕紙巾 。在選擇護臀膏時,應挑選含有氧化鋅、凡士林等成分的產品,這些成分能在寶寶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隔離尿液和糞便的刺激 。每次更換尿布后,取適量護臀膏均勻涂抹在寶寶的臀部、外陰部等易發生尿布疹的部位,但要注意涂抹厚度適中,不要過厚,以免影響皮膚呼吸。
正確清潔護理: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臀部,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或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以免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 。清洗時動作要輕柔,特別是皮膚褶皺處,要仔細清洗,但不要用力揉搓。清洗后,輕輕蘸干水分。當寶寶出現腹瀉時,由于糞便對皮膚的刺激更大,更要加強臀部的清潔護理,增加清洗次數,及時更換尿布 。同時,要避免頻繁給寶寶使用爽身粉,尤其是滑石粉成分的爽身粉,因為其顆粒可能會被寶寶吸入呼吸道,對健康造成危害。若使用了爽身粉,在每次換尿布時,要確保將寶寶皮膚褶皺處積聚的爽身粉清洗干凈,防止殘留的爽身粉與尿液混合,刺激皮膚 。
注意穿著寬松:給寶寶穿著寬松、透氣性好的衣物,避免緊身衣物對尿布區域產生額外的壓力和摩擦,保證空氣能夠在尿布周圍自由流通,有助于保持皮膚干爽 。例如,選擇寬松的棉質褲子或開襠褲,讓寶寶的小屁股能夠 “自由呼吸”,減少尿布疹的發生幾率。
四、尿布疹的治療手段
當寶寶不幸患上尿布疹,家長們不必過于焦慮,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加強護理:保持寶寶臀部皮膚的清潔和干燥是治療尿布疹的關鍵。在寶寶大小便后,要立即更換尿布,使用溫水輕柔地清洗臀部,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以免加重皮膚的損傷。清洗完畢后,用柔軟的毛巾或紙巾輕輕蘸干水分,切勿用力擦拭,防止擦傷皮膚。可以讓寶寶的臀部在溫暖、通風良好的環境中自然暴露一段時間,比如每天讓寶寶趴著,露出小屁股 15 - 20 分鐘,這樣能有效促進皮膚的干燥和恢復。同時,要確保寶寶所處的環境溫度適宜,避免著涼。另外,選擇合適的尿布或紙尿褲至關重要。應挑選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吸水性強的產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如果寶寶對某種材質的尿布過敏,需及時更換其他品牌或材質的產品。
藥物治療:根據尿布疹的嚴重程度,醫生可能會開具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對于輕度尿布疹,在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的基礎上,可涂抹一些具有保護和隔離作用的藥膏,如含有氧化鋅的護臀膏。氧化鋅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擋尿液和糞便對皮膚的刺激,促進皮膚的修復 。若尿布疹較為嚴重,出現了紅腫、丘疹、水皰等癥狀,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給予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這類藥膏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能有效減輕皮膚炎癥反應,但使用時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控制使用劑量和療程,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帶來的副作用 。倘若尿布疹合并了細菌感染,皮膚出現膿皰、糜爛等情況,需要使用抗生素藥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以殺滅細菌,控制感染 。要是存在真菌感染,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脫屑、瘙癢等,就需要涂抹抗真菌藥物,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 。
需要強調的是,藥物治療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家長切勿自行給寶寶用藥,以免因用藥不當導致病情加重。
尿布疹雖常見,但只要家長掌握正確的護理和預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其發生幾率,讓寶寶免受痛苦。日常護理中,要時刻關注寶寶尿布更換情況,保持皮膚干爽清潔,選擇合適的護理產品 。一旦發現寶寶出現尿布疹癥狀,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輕度尿布疹可通過加強護理緩解,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務必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治療。
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悉心呵護,希望每位家長都能重視寶寶臀部的護理,為寶寶創造一個舒適、健康的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