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甲流大爆發登上熱搜,隨著甲流登上熱搜的是一款號稱“流感神藥”的新型藥物瑪巴洛沙韋,有記者采訪,發現在線下,這個藥物已漲價到300元每盒,多家藥房顯示無貨。令人意外的是,這款藥物在其兩大主要市場(瑪巴洛沙韋,由日本藥企鹽野義研發,后攜手羅氏制藥共同開拓市場)——美國和日本,卻未收歡迎。
2018年,瑪巴洛沙韋率先在日本上市,并在次年達到了銷售高峰,約1億美金(數據來源:IQVIA)。但好景不長,其銷售額隨后迅速下滑。同年10月,瑪巴洛沙韋登陸美國市場,盡管在2022年達到了5200萬瑞士法郎的銷售高峰,但此后便再無突破,到了2024年上半年,其在美國的銷售額更是銳減至400萬瑞士法郎(圖1,1瑞士法郎≈8.08元人民幣)。
羅氏制藥的年報揭示了更令人驚訝的事實:瑪巴洛沙韋在國際市場上的銷售收入主要來源于中國。這款在美國和日本幾乎被冷落的藥物,在中國卻成了備受追捧的“流感神藥”。
圖1:瑪巴洛沙韋(Xofluza)銷售額走勢圖(數據來源:羅氏制藥年度、半年度報告)
瑪巴洛沙韋在海外市場的銷售表現不佳,核心原因在于其耐藥性問題,這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早在2019年,日本便報告了在沒有接觸過瑪巴洛沙韋的嬰兒及其接受過該藥物治療的兄弟姐妹中檢測到對巴洛昔維爾敏感性降低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突變株,這標志著耐藥毒株已經具備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能力(參考文獻:Emerg Infect Dis. 2019 Nov;25(11):2108-2111)。隨后的研究進一步證實,這些對敏感性降低的甲型流感變異株,能夠通過呼吸道飛沫有效傳播,從而加劇了耐藥性的擴散風險(參考文獻:Nat Microbiol. 2020 Jan;5(1):27-33)。
進入2022-2023年日本流感季節,從幼兒到成年人身上均采集到了對巴洛韋敏感性降低的H3N2流感病毒,這進一步證實了耐藥病毒株的廣泛存在,即便在沒有藥物接觸史的情況下,耐藥性問題依然嚴峻(參考文獻:Antiviral Res. 2024 Sep;229:105956)。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其最新版《兒童流感預防與控制建議(2024-2025)》中指出,使用瑪巴洛沙韋后,有4.5%的患兒出現對藥物敏感性降低的情況,這直接指出了瑪巴洛沙韋使用后可能增加患兒發生耐藥性的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瑪巴洛沙韋的說明書也揭示了其耐藥性的嚴峻現實:在兒童患者中,甲型/H1N1和甲型/H3N2病毒感染后,發生與瑪巴洛沙韋敏感性下降相關的給藥后氨基酸突變的總發生率分別高達24%和65%。這意味著,在大量使用瑪巴洛沙韋的情況下,耐藥性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
實際上,流感藥物并非沒有更好的選擇,國內外權威指南推薦的藥物還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尤其是奧司他韋,因其適用人群廣、副作用小、耐藥性低、價格適宜,被多個指南列為流感首選用藥,在全球流感病毒藥物市場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2023年全球奧司他韋的銷售量占據了92%的市場份額,而瑪巴洛沙韋僅占3%(圖2)。更令人矚目的是,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和日本,成為瑪巴洛沙韋的第一大市場。
圖2:全球抗流感病毒藥物日服用劑量占比圖(數據來源:IQVIA)
海外市場預冷,國內反而狂熱炒作,這不得不給我們警示。這種反差不僅令人擔憂,更提醒我們,需要加強對藥物使用的監管和指導,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濫用和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