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睡覺喜歡出汗,很多父母都是會用毛巾放在孩子的后背,做好預防,也是希望因此減少孩子的出汗問題。孩子盜汗的原因是什么,會有哪些具體的呢?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不防試試中醫的治療方法。
小兒盜汗病因:
引起小兒盜汗的原因很多,應具體分析,辨證施治。一般來說,小兒盜汗可歸納為以下兩種。
一是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小龍頭,這種情況在侗樓病患兒中尤其多見。有一點要注意,盜汗并非是拘樓病特有的表現,應綜合分析,必要時檢查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以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侗樓病。
二是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由于皮膚內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可使機體產熱增加,或者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這些均可造成小兒入睡后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內。此外,盜汗還見于睡前吃過較燙的飲食,或被子蓋得太多大厚,或室內溫度過高等。上述誘因均可使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發出信號,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全身出汗,尤以軀干、面部顯著。
中醫治小兒盜汗方
1、桑葉散
取經霜的桑葉60g,干燥后研為細末,每晚睡前用米湯送服6g
2、黑豆小麥湯
取黑豆50g、小麥30g、蓮子15g、紅棗10個及冰糖適量。將黑豆、小麥分別淘洗干凈,煮至黑豆熟透,然后取藥汁再煮蓮子和紅棗至熟爛,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3、赤小豆
取赤小豆,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熟后加紅糖,混勻后一天內一次或分次吃完,連服半個月,治療小兒盜汗有較好療效。
4、泥鰍湯
取泥鰍250g,洗凈后去頭及內臟,經油煎后再煮湯,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后,去骨刺而喝湯吃肉,隔日一次,直至盜汗消失。
以上這些中醫的方法對孩子的盜汗問題會有很不錯的治療效果,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治療,盡量的減少孩子的出汗,需要做好預防,注意調理好孩子的飲食生活習慣,要讓兒童多吃些蔬菜水果,這樣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