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作為我們臨床醫生來講,需要從幾個方面,一個有沒有臨床表現?就像有沒有這種發熱盜汗消瘦,或者說他雖然沒有任何的臨床表現,但是有他的體征,比如說胸骨壓痛,或者說肝脾腫大,或者說陰莖的異常勃起這些個臨床表現,那么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血常規的檢查、骨髓的檢查,那么血常規病人表現為一個白細胞的增高,那么白細胞增高的過程當中,我們看血常規的單子上面白細胞總數是升高的,那么它的分類當中,中性粒細胞、嗜酸細胞、嗜堿細胞或者說中心分葉和桿狀核,或者說晚幼細胞都可以出現,另外病人可以有這些血紅蛋白的正常或者說血小板的增多,這是血常規的一些表現這是在慢性期,如果在加速期或者疾病期,它可能會表現為部分病人表現為血紅蛋白降低或者血小板降低,這是血常規的表現。那么在骨髓的表現當中,我們需要做骨髓檢查,病人表現為骨髓當中也是有一些少數的原始細胞增多,但原始細胞不超過5%。第二個有這種是酸是堿細胞增多,有這種分葉核細胞和單葉核的細胞都是存在,其它的紅系統或者是巨核細胞系統,巨核細胞可能有少許增生活躍這些表現,除了這些骨髓以外我們還要做骨髓的染色體檢查,可以看到9號或22號的染色體的易位,我們可以做熒光原位雜交檢查,可以看到BCR-ABL融合基因是陽性的,我們還要做這種融合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的檢查,可以發現融合基因的形成。這是我們在診斷慢粒的時候必須做的。當然我們在診斷慢粒的時候,需要和其他的一些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比如說增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或者說骨髓纖維化、原發性的骨髓纖維化進行相互鑒別,另外還需要和急性的淋巴細胞白血病,特別是這些伴有ph染色體表達的這些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或者急性髓性白血病相鑒別。當然這些急性白血病它的原始細胞比例是超過20%的,是可以很明顯的來進行一個進行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