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縮側索硬化簡介: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簡稱ALS,又名漸凍癥,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性疾病,主要對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以及其支配的軀干、四肢和頭面部肌肉造成損傷。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既可能和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和生活方式、毒物接觸、過度的體力勞動、低體質指數、頭部外傷史、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發病高峰期通常發生在45歲以上,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進行性的骨骼肌無力、肌萎縮、肌束顫動和延髓麻痹,會伴隨病程發展而逐漸惡化,甚至會影響呼吸肌,導致呼吸困難。患者還可能出現自覺麻木感、肢體癱瘓、體重下降、心律失常等癥狀,同時患者很可能會面臨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
肌萎縮側索硬化至今仍無法治愈,但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治療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盡可能延緩疾病的進程。這些方法包括營養管理、呼吸支持、心理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及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方面,利魯唑和依達拉奉是目前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的主流藥物。此外,康復理療訓練也對于改善生活質量十分有效。